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管你是做gay号或其他,都不要想着走捷径

上个周发了一篇《求你了,别再让我看抖音上的可爱小哥哥!》,引起了不少争议。

很多朋友留言说:做到现在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了,而是一个在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平台了,所以我的个人言行,私人喜好不适合在这样一个公众平台做太过情绪化的表达。

澈澈非常接受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老实说,【男郎社】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没有任何媒体资源支持,基本靠澈澈一人运营的情况下,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少不了各位小伙伴一路的陪伴和支持。

【男郎社】的打开率远远超过公号平均打开率,有一批死忠的读者,不少读者通过这个平台和澈澈成为朋友,并且主动提供相关资源。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就是这个问题。

任何一个行业,你别看密密麻麻一堆赶风口的人,但只要你努力往上一点,坚持更久一点,和你平级的人就会少一点,你脚下的炮灰也会更厚一点。

无论你是做公众号,还是做其他事,都不要想着走捷径。

都需要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积累,去完成。

就拿澈澈来说,澈澈的公号原创内容占90%+,但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

说直白点,如果不坚持学习,澈澈哪里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想法整天和大家BIBI。

写文章的实质是一种输出,或输出故事,或输出观点。前者需要你有经历,后者需要你不断总结。即使是同样的经历,你的输出是否足够精彩,能否打动人,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在大量阅读中获取技巧的。

如果一直输出,没有输入的话,你的内容和想法就好似无源之井,总有一天会枯竭。

输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阅读,比如看视频,比如和人交谈。

但对于澈澈来说,最习惯的方式还是阅读。

澈澈辞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班后每天没有时间读书。

我是属于那种连续两三天不读书,就会心很慌的人。

记着我说的是书,不是公众号的文章。

公众号的文章太碎片化,不够系统化,每每读完在我的脑子里几乎留不下痕迹;而一本书,内容更加系统化,知识更有逻辑,纸质书籍更有利于整理笔记。

对于想做公众号的朋友,特别是想做成有一定影响力,能出一些有质感文章的号,倘若连坚持阅读的习惯都没有,澈澈劝你还是算了。

这种阅读,这种积累,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下笨功夫。

我在做公众号的过程中,遇到太多自己不愿意下笨功夫,总想着走捷径的。

比如抄袭其他人的文章。(澈澈的文章被太多其他平台的号抄袭过,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当时读者给我举报后,我找到对方尽可能维持风度。

对方说了句“大家都不容易”,这句话我是真的乐了。

什么叫不容易,我写一篇电影文,从看电影到看影评到找资料到写文章到找配图到发文,差不多需要7个小时,而你呢,动动手指粘贴复制5分钟。

请问你的不容易在哪里?

当人们只盯着那些通往成功的小道路径时,很容易就忽略了踏踏实实去努力这条路,而这条路才是大多数人能做出成绩最依赖、最原本的生存发展之道。

小伙子态度礼貌,可是我依旧干脆直接地拒绝掉。

别人做公众号,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写文章,用了一段时间辛辛苦苦把公众号做起来,到头来成了给你推广的平台?

最新发现,小伙子被我拒绝后已将我拉黑。

不要想着用自己的小聪明去弯道超车,因为在你身旁的车手,很可能看到你的行为后,打心眼里已经将你排除在自己的赛道之外,因为他知道以你的方式,到达不了终点。

对于上述种种,自己不好好做内容,不想着用内容去吸引读者,整天想着要么抄袭别人,要么花钱去吸粉,要么托关系借助其他平台推广。对于种种行为,我真是打心眼里看不上。

对于这种人,我想问他们:你每个月读几本书,你写过几篇原创文章,前期运营的时候有没有和你读者推心置腹地交流。

这世上做任何事,无论是做基友类公众号还是其他,但凡想做出点成绩的,都要能忍得住寂寞,愿意去下苦工夫。

自己不愿意下苦工夫去学习、去积累、去磨砺,一味的求速成,希冀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回报。这种求快之心,本质上就是渴望成功却有万分浮躁的心。

去问问那些在各自领域里非常成功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取得傲人的成绩。除了感谢前辈教导或原生家庭支持以外,这些大拿咖能说出来的成功秘诀无非就是要坚持、要努力、要奋斗。

而这几个抽象的词,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

自己做不成事,要么将别人的成绩归结于偶然的运气,要么埋怨被人那无用的成功秘籍忽悠你。

其实,不是别人拿无用的秘诀在忽悠你,是你压根没有去实践别人的成功秘诀——努力与坚持。

道理到行动的距离,不亚于地球到月球。

这就好比你看了十几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总结各种有效利用时间的技巧,一切的一切,比不上你在学习工作的时候关掉社交软件更加有效。

这就好比你读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知道了“一万小时定律”,可是你又在哪个领域持续训练过1万个小时?别说1万,1千个小时都没有!

做事要出成绩,没有什么别的方法,无非是比别人多坚持一点,多努力一点,笨功夫多下一下。

公众号要做的比别人好,无非就是多读一些书,文章多写几篇,每篇文章多改几遍,和前辈多交流几次。

这些道理我们都知道,不需要澈澈再说,但知道不等于做到,知行不一致基本上是大部分人痛苦和中途放弃的原因。(李澈也是如此,比如知道要少吃垃圾食品,但你还是忍不住天天吃零食)

我本科时有一个师弟,毕业后在新华社工作,据他自己说,是新华社报道两会记者中工龄最短的。

师弟本身底子就不差,知识面丰富,外语牛逼。

师弟告诉我,为了毕业后能进新华社工作,大学期间每晚下自习回宿舍睡前泡脚,泡脚的20分钟,是他每天背一篇新华社新闻稿的时间。

大学前三年他坚持如此,由于长期积累,大四的时候他已经对新华社各类型稿的写法了然于心,以此顺利进入新华社实习。

人常说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对于那种不愿意下苦工夫的人,我想加一句:“你不仅笨,你还偷懒。”

PS:最后说一句,我更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这个相互不仅包括读者之间,也包括我和你们之间。

澈澈非常渴望地希望能从你们身上汲取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法。

而你们对于李澈这个人,请不要抱着【粉丝心态】,认为我说的什么都是对的。我希望你们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对于我的观点,如果你们有质疑,并且有足够的逻辑、案例、文字做支撑,非常欢迎您来稿反驳澈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1虹马 » 管你是做gay号或其他,都不要想着走捷径

评论 2

Hi, 请登录     我要注册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