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Gay在北大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在夏署渐消去的时节走进燕园,树叶幽姿绿满,凭着最终的力气粘腻住空气的潮热。我被一股疏离感席卷五脏六腑,望着北京大学的题匾,满脑子的幸运与憧憬。袭袭秋风,吹走了躬逢北大之际的好奇与骄傲; 天气转凉,喜不自胜笼统下的新鲜感很快被繁忙的课业取缔。

 

进入北大以后,我便化身“宅人”。生活经验使我鲜有机会踏出颐和园路五号院,园子化身我的“宅邸”,北至未名湖畔、南至五四操场,西至红湖、东至理教,与我共同的几万人,在里面守正创新、谈天说地、绽放思维。

我是燕园中千千万万的学子之一,也许是最不起眼的所属。无心抒写练达风光的实践阅历,科研能力在人才密集的环境中更难以拔得头筹,学生服务、社会工作亦不见风生水起。可是,深埋在我心底的认同感,却来自一份不“好为人知”的身份——同志。

园子里的同性恋与园子里的学生一样常见,有的人怀疑自我属性违背了伦理纲常、有的人挣扎推进着自我认同的流程、有的人坦坦荡荡般毫不在乎、有的人奋战在帮助别人接纳自己的前线上。

我作为同志,在北大的体验是唯一的。

早在进入北大前,我便完成了关于性取向的自我认同。无论从哪方面习得的智识,统统教育我,尊重差异便是尊重自己。面对同性恋的身份,我谈不上自信或自卑。这一自身常态,对于公民——百姓而言,不是深究其原因,更多的应当是接纳。

同志与北大二者重合,这样的标签于我一体,说实话,可记忆的体验蛮稀少的。适惟稀者而贵兮,岂多繁之可拟。这些独藏的经历辅助我实现了更高阶段的自我认同,收获了友谊,丰收过爱情。

我经常与同学讨论关于同性恋的种种话题,诸如同性恋者面对的性别歧视、同性伴侣的财产权分配、同性恋合法化所必需的社会环境等等。大家可能不清楚,顶有趣的是话题参与者往往是“直男直女”,讨论的地点也常常是人来人往的公众场所。在北大呆久了,习惯了她的包容。这种对话的风格和内容在燕园以外是很难构建的,黑格尔爱好者们倡导的“存在即合理”在北大得到了十足的运用。

 

我的导师是位获得国际认可的“大牛”教授,她曾在一次组会上向我们分享她对她儿子的关于性观念的教育。

“性取向的成因是神秘的,面对神秘,科研人员理应存备好奇,但更重要的是让神秘平常化。”她说,“换个角度讲,我们都是普通人,跟社会上的人别无二致。”她接着说,“为何会有‘同性恋劣根性’的言论,凭什么质疑同志的合理要求,说到底,是人们太狂妄了,我们做的又太少。”

她身体力行,接纳一切多元的实存。她甚至过于客观地向她的孩子们讲述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现状。末了,她跟大家玩笑道:“很遗憾,我的儿子是个地道的异性恋。”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身在北大,或多或少的都会被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口号——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所影响。无论是何种性取向,生活大概都这样。

讲几个有趣的例子。

我与爱人相识在未名湖畔,一见钟情,双双不了解对方的性格,仅凭样貌和短短三四个小时的交谈,便确定了关系。随后登上未名湖北端国际数学研究院旁的小山,抱抱亲亲,浪漫激烈。爱人跟我是校友,热恋的时候,可谓形影不离。

某日傍晚,我们在勺园旁的长廊里散步。时候适逢饭点,廊下人流疏密的快了许多。我与爱人像往常一样,倚靠红木相视而坐,聊聊锁七锁八的生活,不时搞点小动作。累了或者无聊了,他会倚在我的怀里,一齐静静的发呆。

正当我们沉溺于二人世界的幸福时,长廊一端传来阵阵笑声。我警觉到有人,但是爱人仰在我怀里,睡眠席卷全身,我只好保持原有的姿势护住他,做好了对面来人的各种可能的敌意。待声音越来越大时,隔着傍晚的树影,朦胧地发觉竟是两个暧昧的男孩,二人勾肩搭背,笑由心生,亲昵的样子不输我与爱人。

我大概一猜,确定了对面来的也是一对。不过,他们二位好像全然不清楚前方有人,这么一想,我反倒调皮的期待看到二位的表情。

我们越来越近,直到我与两双眼睛相对。他们显然地变得紧张,勾肩的手收回了背后,彼此不情愿的走远些。待到我们仅距一米的时候,那两个人却突然不约而同地牵起了手,并冲着我微微一笑,我很是一惊,紧忙搬出笑容回应。

男孩们的行为给我很大的触动,随后时日,我与爱人讨论欲跟父母公开,我一个人是不敢的,但是有了他,我便敢。勇气是爱情在金秋九月收割的果实,丘比特的神箭“刺中”我们的时候,便留化为我们手中的武器。

在北大发生了很多事,我与爱人和平分开,给彼此留下了一段绚烂的记忆。

今年的五月十三日,我从二教下课出来,迎面而来的一位骑着自行车的白衣少年,右脸上印着一幅鲜艳的彩虹旗,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好。也是在五月份,一门社会学的课上,坐在我前面的“直女”跟老师辩论着同性恋文化会导致文化污染这一辩题,女生的持方是不会,“咬牙切齿”地用事实和理论挑战老师,说到动情时,不禁掉下了眼泪,情绪失控。

我是同志,幸运的是我在北大,能够更大程度的做出自己。出了这片园子,可就难了。

当然,据我了解,隔壁三百米远的清华虽看起来中规中矩,实质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可谓闷骚一流。整所学校的气质都是稳中带皮,皮中有度。

清华北大的名牌使得社会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学生也有意识无意识的这么做着,时间久,难免会觉得沉重。但也是因为包容开放的环境,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能得到更加公正的对待、进行更加聪明的沟通、传承更加基本的尊重。

在燕园,每一个人都是闪闪发亮的星光。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北大,那是被称为我们信仰的、我们相信的、我们真爱的科学与自由之光。

身在北大,三生有幸。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1虹马 » Gay在北大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评论 3

Hi, 请登录     我要注册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