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他们,是一对在北京合法结婚的同性伴侣

2014年9月6日,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总领事戴伟绅(右)和美籍华人张志鹄(左)在北京完婚。

那是一场官方知晓并默许的同性婚礼。

2014年9月6日,一组同性婚礼的照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上万次的转发,并引发了众多大众媒体的报道。

没有婚纱、没有伴郎伴娘,交换誓词和戒指的是一对西装笔挺的新郎。他们是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总领事戴伟绅和美籍华人张志鹄。在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的见证下,成为第二对在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登记结婚的同性伴侣。

转眼已快6年了

「我们完全没有预想到公众的反应会这么大,」张志鹄告诉淡蓝,「我老公平时发一条微博有十几个人点赞已经是不错的了。结果我们婚礼的帖子,第一个周末就有4000万的阅读量。很多媒体都发了稿子,被广泛关注。英国媒体也有了反应。」

戴伟绅说,「2014年早些时候,有人做了相关咨询,问及英国人是否可以在北京的英国领事馆举行同性婚礼,结果没有被拒绝,」张志鹄告诉淡蓝,「除了恭喜,没有其它。」

那一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16个正式承认同性恋婚姻的国家。而中国也在那年成为允许英国公民在英国驻华使馆与同性伴侣注册结婚的24个国家之一。

除了默许,让张志鹄欣喜的,更是舆论对于婚礼的反馈。

「我最惊讶的是,大部分的文章和讨论都是特别的正面,都是鼓励和祝贺,」张志鹄说,「骂人的和说不正常的最多不到10%。」

张志鹄感叹中国民众观念的进步和对同性婚姻关系的开放态度,他说,「2014年和2006年真的有变化了,无论是同志圈子还是异性恋朋友都在为我们开心。」

如今,在一起已快6年了。而在这段时间里,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承认了同性婚姻。这其中,包括中国台湾。

中国大陆也在发出声音。自2019年7月起,多家公证处宣布对同志群体开放意定监护公证,允许同性恋群体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和权利。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在『民法典』草案意见征询期间,首次对同性婚姻合法化作出公开回应。

在一家知名大众媒体对超过990万名网友发起的投票显示,超过67%的被调查者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写入『民法典』。

在中国大陆同志社群期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同时,张志鹄与戴伟绅已经步入婚姻近6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活,为社群带来一份同志婚姻生活的样本。

结婚就是「我这一辈子要和你走」

「婚姻说白了是一个合约,『我这一辈子要和你走』。」

张志鹄说,「相当于我们都签了这份合同,然后把最亲的亲人朋友拉到一起,在他们面前,他们的见证下,发誓我们要互相照顾对方。这个承诺是特别浪漫的,也是特别有力量的。这份承诺也给了我们彼此更多信任,不再是谈恋爱了。是一个关系的挺重要的一次升级。」

婚姻还让两个个体走到了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单元。张志鹄说,「如果不能结婚的话,同性恋者就是社会的边缘人。无论是法律上还是社会结构上,都会被边缘化,就像异性恋单身也是这样的。而婚姻把我们两个家庭拼在一起了,这样我们在法律上、社会体系上都成为了一个组合。」

「这种组合让我多了一个家庭,比如我的岳母,我们认识十年了。她很喜欢我,喜欢我们一家。我们多了一个可以分享幸福的人,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我们每两天都要视频电话。」除了多一分的幸福,对于张志鹄而言,婚姻也意味着责任,「走进婚姻后,我们共同担起了照顾长辈的责任。我们不再是一个人。」

婚姻也是对伴侣关系的坚实保障。张志鹄说,「婚姻的合约确保我们可以在任何环节都照顾到对方。虽然这些作用可能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有用。等我们老了,这些保护就变得特别重要了。」

实际上,对于当下的张志鹄而言,婚姻对于他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做一个父亲」成为可能。

如今的张志鹄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他告诉淡蓝,「如果我们没有结婚,就没法保护我们两个人做父亲的权益。我们结了婚,我们就都有责任来照顾这个娃。我们三个宝宝的出生证上是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婚姻是一种强有力的认可,证明你们是一家人。」

「经常有人问我,谁是妈妈谁是爸爸,我就说我们都是爸爸,」张志鹄说,「人们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问谁带小孩的责任更多,但我们两个人都是男的,都有事业和目标,这种责任就是动态的。」

婚姻与两个人能否走下去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认识很多情侣朋友,没结婚也在一起十几年了。有些朋友结婚了,却也最终分开了。」张志鹄说,婚姻与两个人能否走下去没有直接关系。

张志鹄说,婚姻的承诺让他会去考虑怎样做才对一家人都好,「我老公是外交官,我在做公益。如果他要更换工作地点,那我就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我们没有结婚,或许我们会有冲突,彼此坚持,最终分手。但我们结婚了,我们就被绑定在一起了。其中一个人可能要去做一些牺牲来取得平衡,因为已经有了这个承诺。」

除了牺牲与理解,婚姻离不开经营与两个人的磨合。张志鹄告诉淡蓝,「你必须意识到,即使是你的伴侣也不能满足你100分的需求,你要通过其他渠道去满足你自己。我喜欢瑜伽,但是他打『死』都不喜欢。我喜欢看美国的肥皂剧,他总看不上。」

但差异并没有成为困扰他们关系的绊脚石。

张志鹄向他的父母学习。「我爸喜欢围棋,一个人就可以坐一下午,但我妈不喜欢。我妈喜欢文艺片,但我爸不喜欢。他们的秘密就是在一起玩时可以分享快乐,同时又能在各自的爱好里自得其乐。」

张志鹄也是如此。有时在全家出游时,他会抽出一个上午,一个人走走。或许只是在书店坐下翻翻书,他也能从中获得一份在婚姻生活之外的幸福。

张志鹄说,GAY可以是浪漫又有趣的,GAY也可以是居家奶爸,「我的生活还是很GAY,只不过GAY的方式不一样。和爱人结婚、要三个孩子,是我选择的路。虽然我常常在家,但我很开心,我依然是自由的。有的时候我会让朋友过来,一起做一些傻事,和老公不会一起做的事情。」

张志鹄补充说,无论是进入婚姻还是一辈子单身,都是自己的选择,没什么不可以。但与更多人不同的是,张志鹄很幸运,他拥有和爱人进入婚姻的选择权。

希望简单稳定,有个家

6年就快过去了,我们离同性婚姻更近了吗?

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次对同性婚姻合法化作出公开回应,张志鹄说,「获得正视、公开讨论是第一步。只要开始,就会继续。可达到目标或许要走几百步。我们要不断反问自己,走到这一步够了吗?要到什么时候才够。」

「推动同志权益的道路上,我们要去看别人是怎么走过来的。有哪些里程碑,抓住了什么机会,是什么促成了转机。我们要融合他人的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去追求我们想要的生活。」张志鹄说,无论路径如何,同性恋者应该被看到。

推动6年前那场婚礼走进公众视野的丈夫戴伟绅也这样认为,他说,「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同性恋人群数量庞大,而同性恋的声音却太小了。有人问我,为什么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放到社交网络上,我想说,这是一种声音,这种声音需要被听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只是普通人。而那场婚礼,是难得的机会。」

张志鹄用「射出的箭」来比喻社会进步的过程。他说,任何社会进步都需要有人在前面,做先锋,成为箭头,把问题暴露出来,让大家看到。而后面就需要人们去持续的讨论和推动,去踏踏实实的研究分析,把争议掰开揉碎,推动人们在沟通中形成共识。箭尾的羽毛也很重要,总要有人去把握方向,去不断反思。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张志鹄说,「那场婚礼就像是箭的箭头。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很容易就被人接受了,我们获得了那么多的关注和祝福。如今,我们或许已经到了箭的杆子那个阶段了,我们应该做更多努力去推动。」

回想起那一年为何要要走进婚姻,张志鹄说,「我就觉得,希望简单稳定,有个家。」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1虹马 » 他们,是一对在北京合法结婚的同性伴侣

评论 抢沙发

Hi, 请登录     我要注册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