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你把我掰弯,自己却转身和女人结婚

🔗1号电影网:

出身贵族的克莱夫(休•格兰特 Hugh Grant 饰)与背景近似的莫里斯(詹姆斯•威尔比James Wilby 饰)相遇在20世纪初的剑桥校园。青葱岁月里两人朝夕相伴,暗生情愫。满腹才华的克莱夫首先冲破时代礼法,向莫里斯表白。后知后觉的莫里斯在经过自我挣扎后,终于接受这段同性恋情,并越陷越深。

成人后的克莱夫回归主流社会,成家立业。走不出感情泥潭的莫里斯在痛苦、失落、求助心理医生皆无果后,甚至萌发了自杀的念头。

偶然的一次机会,莫里斯认识了克莱夫的家仆阿列克。这个出身社会底层的仆人勇敢追求莫里斯,并为其带来生理上的快感。同时,一个千载难逢的,能改变阿列克命运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使得他必须离开莫里斯。

金发的是莫里斯,拿书的是克莱夫

电影根据英国同志作家E.M.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出柜同志詹姆斯•伊沃里(该导演最新的编剧作品便是在今年奥斯卡上获得最佳编剧奖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占有我,问我想不想要就好!)。

所以,这是一个由同性恋创作、同性恋拍摄、讲了一个同性恋故事的电影。

特别喜欢这张海报

《莫里斯》于1987年拍摄完成,豆瓣得分8.7。

两位男主角休•格兰特与詹姆斯•维尔拜都是彼时影坛的当红小生,凭借《莫里斯》共同荣获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形式上类似于周冬雨和马思纯同获金马影后)

1

【你把我掰弯,自己却转身和女人结婚】

克莱夫和莫里斯初遇时,一个风华正茂,一个英俊潇洒。

性取向的认知问题上,克莱夫比莫里斯更加勇敢。无论是在性向还是感情的问题上,他都是先导的一方。

年少风流的克莱夫是撩汉高手。他弹悲怆的钢琴曲给莫里斯听,问他有没有读过《会饮篇》(会饮篇里同性之爱的内容),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帮莫里斯解袖口,打领结。在波光粼粼,美如画卷的康河边上,他和莫里斯在草地上肆意地打滚,却拒绝莫里斯送来的吻。

克莱夫对自己之于莫里斯的吸引力是自信的,凭借容貌和才华,他知道自己吃定莫里斯了。

莫里斯着了魔,对这个傲娇任性、喜怒无常的克莱夫,深入骨髓般的迷恋。

为了陪克莱夫逃课,他被剑桥劝退;为了见上克莱夫一面,他半夜爬扶梯进入克莱夫的房间;甚至因为自己的妹妹和克莱夫亲密,莫里斯疯狂地嫉妒,对妹妹口出恶言。

克莱夫的回头杀

莫里斯抱着与克莱夫终身相伴的心维持着这段感情。

可人世难全,克莱夫结婚了。

矛盾的是,克莱夫主动离开莫里斯,却无法接受其他男性代替自己在莫里斯心中的位置。

当莫里斯告诉他,自己爱上别人时,很明显地,克莱夫的心坍塌了一块。

克莱夫回到房间,重新扮演起自己模范丈夫的角色,向妻子送上温柔的吻后,独自走到窗前。

影片结尾处,窗前的克莱夫表情甚是落寞,哀伤的眼神凝视远方。

在远方,他看到了曾经的剑桥校园里,穿着学士服的少年莫里斯,意气风发地笑着向他挥手。

这一次,他知道,曾经深爱他的莫斯利,将在此生彻底走出他的生命。

遥想当初他向莫里斯表白时的那句:“你抛下我,此生我将半梦半醒” 竟一语中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莫里斯》原著中,有大量的篇幅讲到克莱夫对于柏拉图式恋爱和古希腊精神的追求,他对于同性肉体结合的欲望,并不如莫里斯强烈。电影中,受篇幅所限,淡化了相关部分,着重讲克莱夫与女子的结合,是为了保全阶级身份和仕途利益。

2

【穷人的爱情更有力量】

被抛弃的莫里斯,心理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所好,那心中空缺的一块被一个不速之客,以乘火打劫般的速度填补上。

这个不速之客,就是和自己出身背景相差悬殊,位于社会底层的奴仆阿列克。

阿列克

阿列克身上有着下层阶级人物特点。他粗鄙无知,自作聪明,藐视礼法,但是他勇敢,对自己认定的感情坚定不移地追求。

他会在深夜顺着梯子爬进莫里斯的房间共度一夜春宵,一如当年莫里斯对克莱夫那样。他会为了挽留莫里斯的爱,用上敲诈勒索的卑鄙伎俩。他也会为了陪在爱人的身边,放弃能改变自己阶级地位的机会。

阿列克能给莫里斯带来肉体上的愉悦,这恰好是克莱夫无法给予的。

就如作者福斯特在原著中写的:

少年期一直流淌在身子里的理想主义与肉欲结合了,并孕育出爱情这个果实。

富人之间的恋情,之所以踌躇犹豫,徘徊不前,是因为需要考虑的太多。穷人的爱情常常更有力量,因为他们需要顾虑的很少,能够顾虑的太少,所以敢豁得出去。

谈吐、气质、学识能判断出一个人的修养和阶级,但相近的阶级无法保证彼此一定走到最后。

真正的三观相似,指的是两人心中有着共同的希望,并愿意为这个希望而努力。

对于莫里斯来说,克莱夫已经是过去时了,而眼前的阿列克,是属于未来的,在未来里给了他希望。

这个希望即是当时还不为英国社会所接纳的同性之爱。

但是,阿列克愿意为此与他并肩努力,朝着他们心中的希望前进。

3

【E.M.福斯特:性爱并非爱的全部】

福斯特于187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单亲家庭,自小性格怯懦,在学校常被欺负。

福斯特的性启蒙来自于在剑桥读书时的一位同性好友。

早期的恋情里,福斯特多为一厢情愿,同时压抑自己的性欲求。

在之后的印度之旅中,福斯特才感受到了性解放。于此同时,他对英国人在印度的暴行持批判态度。所以他的创作动机多来源于对被剥削的劳动者阶级。

原著作者E.M.福斯特

创作小说《莫里斯》时,福斯特已34岁。

据说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福斯特被同性爱人的“温柔且恰到好处的抚摸”。

“那时的感觉非比寻常,我迄今还记忆犹新······随着腰部的收缩,那种感觉仿佛直接融入了我小说的构思中,创作似乎已无需思考。”

创作完《莫里斯》,福斯特清晰地意识到这部同性小说在自己有生之年无法发表。

1970年,福斯特去世;1971年,《莫里斯》出版。

纵观福斯特一生,其恋爱对象包括高校教员、青年作家、电车司机和青年军官。

福斯特一旦爱上某人,即便不再与对方发生性关系,也依然能坦然地与其交往下去。或许对他而言,性爱并非爱的全部,永久持续的友爱之情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曾经过往的爱人,福斯特总是施以援手,不图回报地帮助他们

澈澈是读完《莫里斯》原著之后再看的电影。

读完小说,感慨是:

澈澈也好想去剑桥读书啊!

看完电影,感慨是:

男演员一定要在容颜巅峰期演部G片,以此留名影史。

👇

🔗1号电影网

可用免费观看全网最新最全 国内外耽美电影、同志电视剧、同志综艺、同志动漫资源,乐享同志影视。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1虹马 » 你把我掰弯,自己却转身和女人结婚

评论 抢沙发

Hi, 请登录     我要注册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