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一见钟情与一夜情

我的室友马特最近性生活稳定和谐,我因此丧失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乐趣。

具体而言,我的这一乐趣就是翻看马特的社交软件账号,看看他收到的那些本该“阅后即焚”的小照片,玩一玩猜大小赌输赢的小游戏。

听马特君吐槽性事,足以满足我对同性爱世界的痴心妄想。七八月份的“台风天”,无怪乎,局部地区潮湿,天气阴,闷热,竹杖芒鞋轻“上”马,点燃事后烟,闲看积雨云升腾。今年的厄尔尼诺倒是满能干。

当然他分享的主要是些不那么美丽的经历。好的体验总体而言是难以言喻的,随机,而坏的经历则各有各的坏法,如季风定期造访。

所以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趁年轻,人还是要多出去约一约,长长见识。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少吃亏。约得少,你数学怎么能学得好呢。

正太分布懂不懂?博弈论约P法了解一下?歪瓜裂枣的多态性明显比天菜高。出来混,踩狗屎的概率大概比捡钱的概率高。(预约课外真人4D实景补习?出门左转,二百五一小时。豆瓣时间、知乎live都没有上线。)

总而言之,我的室友马特君算是约到过不少奇葩,具体有哪几种此处且按下不表,在历经奇葩之后,似乎短暂地,他修成了正果。

 

“Matt,你相信邂逅么?”

“在现代社会,谈论邂逅就像在谈论一见钟情。”

“怎么说……你觉得一见钟情荒谬么?”

“它们之间的界限本来就很模糊,很难把握进一步与退一步的距离。”

“客厅到卧室之间的距离?”

“门和床之间的距离,眉目传情与床笫之欢之间的距离。”

“最终的结果是一见钟情和一夜情之间的差别变得模糊起来。”

 

我准备提出一个非常非常无聊的讨论,可能仅仅是为了切题。社交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一个世界图景?它是崭新的,它将旧有的“惯例”一并打破,但骨子里所遵从的法则却是守旧的。

所谓新的世界,我们以为它将完全改变人们行为处事的方式,它也可能只是让一切更加符合一个生物体本能的需求,最原始,最基础的需求。这或许才是技术之所以能大获全胜的原因,它之所以占领世界,正是因为通过算法,他了解了人性,顺从了虚伪的人类不愿意承认的本心。

技术革命恰巧符合人性而不是逆人性而为。

食色性也,人的基础需求就那么几种。我们不是瓦肯人,理智不能常常保持在线,我们无所谓发情期,过了不应期就是发情期。这就是人类啊。等我们都老了,自然这些也都明朗了,有些问题是一定会有答案的,数据库给我们解答。

你可以装点朋友圈,但你的收藏夹和云盘暴露了你的本质。

当谈论起社交网络的弊端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现代社会无邂逅”。当我们使用“邂逅”这个词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似乎就带有某种天意。

< “Matt,我们身为人类,对于邂逅有着不可思议的蜜汁迷恋,这实在令我厌恶自身。” “何以得出如此结论。人有社交的需求,也有美化生活经历的必要。滤镜和美颜还是重要的。” “我们应该选择等待缘分还是依赖大数据算法?” “物联网可能会超越社交网络建立全新的链接。” 让我们先从坏天气谈起。在北京开启这一轮降雨前的某一个日子,你一个人在地铁口吃完了一碗云吞面。 天气阴,有点沉。 你得赶紧骑车回家,你看到一排手把脏兮兮的自行车,你开了其中的一辆。 但这辆车与平时的数量千千万中的某一辆有所不同,篮框里有一个黑色包裹,是wacom手绘板,看来主人是一个画师或者平面设计师。你想认识这个人,打赌他是男性,你猜测他应该具备基本的审美,身材瘦削。 突然地,你开始怅惘。 如果在一个前现代的社会,你只能傻乎乎地待在在原地,等包裹的主人回来找你。 但是,你身在一个现代社会,你开的是一辆共享单车,你可以迅速的打电话给客服,身处贵州某处的服务器管理人员开始查询信息,上一个打开单车的人他的电话是……,然后你就可以百分百的拿到他的联系方式。 你看,在一个现代社会,只要你想找到一个人,你就可以找到。关键取决于你有多想,而不是你有没有办法联系到他。(非法的调用公安局的数据,或者去黑市买用户数据是另外一码事。) 人们的通讯录也轻易被app浏览备份,那些你接收到的短信提醒——“您已经在XXX软件中默默被人点击、喜欢、收藏。”不过是后台程序的群发,希望你再次下载,诱惑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停留在他们需要你停留的页面。 但你想要邂逅的那个人还在某个天涯海角,如果他没有联系你,他没有没话找话,他没有在睡前问你晚安,那他就是没有。不是因为他忙,他找不到你,他没有你的联系方式。 只有付出的时间是真的,交流的前提是他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1虹马 » 一见钟情与一夜情

评论 2

Hi, 请登录     我要注册     找回密码